中国变压器网 - 变压器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资讯 | 市场动态 | 电力信息 | 变压器技术 | 变压器文献 | 数据总汇 | 政策导航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数据总汇 > 过渡病区:做好下接急诊、上承专科病房的“变压器”
M.biz | 商业搜索

过渡病区:做好下接急诊、上承专科病房的“变压器”

信息来源:bianyaqi.biz   时间: 2021-06-21  浏览次数:9

  原标题:过渡病区:做好下接急诊、上承专科病房的“变压器” 来源:南方日报

  这段时间,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总在做“数学题”——每天计算医院有多少病床,能够容纳多少新收病人,如何将病人分类收治。

  她所在的地方是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(广州市慈善医院)。自6月3日芳村片区实行封闭封控管理以来,这里就成为了片区内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“绿洲”。

  在杨志敏的眼里,过渡病区的使命——做好下接急诊、上承专科病房的“变压器”;运用中西医方式,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更多时间。

  在最高级别防护下治病救人

  当62岁的区伯被送到医院时,已经有5天没有血透。对于一名尿毒症病人来讲,这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。

  区伯住在广州市荔湾区白鹤洞街道,在这一次疫情中,这里被外界视为疫情的风暴眼。

  患了尿毒症的病人,没有进行透析,等待他的可能是死亡,最后会出现多器官衰竭的情形。很快,心衰的区伯就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,但他来自高风险地区,核酸检测频次未达到入院标准,这让医生犯了愁。

  一边是病人生命,一边是院感防控。

  杨志敏马上将他收入了过渡病房,派了一名专职护士在床边进行血透治疗,避免与其他人交叉感染。当第一次血透结束那一刻,区伯感觉自己重生了。

  杨志敏说,面对急救病人,首先要排查其有无新冠风险,然后才能进行专科分流。因此,医院专门设立了留观病区,目的就是辨识急危重症病人是否有新冠风险。

  在过渡病区,医院实行的是单人单间的住院标准,配备了超过平常2倍的医护人员,医护人员需穿戴二级防护设备,几小时下来,已是全身湿透。

  “病毒看不见,摸不准,我们只能上最高级防护,才能保护好自己。”护士长刘宇说。

  即使度过了危险期,但区伯还是感觉腹胀,胃口不佳。医生曾祥珲使用了脐针疗法与《伤寒论》经方的组合拳,很快病人觉得腹胀症状得到了缓解。

  “我以前不信中医,但这一次很有用。”区伯说。

  在过渡病房里,中医不再是慢郎中,而是治疗急危重症的先锋。

  杨志敏说,这些年来,中医经典病房与急诊和ICU联动成为“金三角”,主攻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,在这一次抢救危重病人中,得到了更好的实践。

  24小时完成过渡病区改造

  很早,芳村医院就把握了疫情脉搏。

  5月29日,杨志敏带领团队仅仅用了24小时,就将芳村医院中医经典科(内五科)改造成为过渡病区。

  防控突然升级。6月3日后,危急重病人源源不断地被送到芳村医院,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中高风险区域的发热病人或复杂疑难病人,一个留观病区已不能满足需求。杨志敏决定启动二区建设,这个决定得到了医院的支持,也备好了工程材料,但施工队从何而来?

  医院后勤管理处副处长翁晓枫的一条信息让杨志敏放下了心头大石:“医院工程部的师傅们愿意想办法改造二区,他们以前有参与此类工作的经验。”

  “半路出家,师傅改造,我监工,就完成了二区建设。”杨志敏说。

  这段时间,杨志敏用“疯狂”两字来形容医院的工作状态。她说,每段时间的矛盾点是不同的,比如封控第一天由于车辆通行证还没有发下来,医院跟外界没办法对接,不能运送物资,医疗垃圾也无法运出。

  这时,她的头等大事是建立对外联系的通道。

  病区布局、人员调配、流程再造、医疗救治……往后的时间,她都在“疯狂”去解决这些问题,一天三次会议,解决各种问题,理清各个环节,当场拍板。

  “最难的是决策。”杨志敏说,因为关系太多人的生活了。

  18年前,“非典”在广州肆虐,杨志敏是冲锋兵,南下到香港,施银针,用中药,证明了中医药在对抗传染病上的疗效。

  18年后,杨志敏成为了一名女将,运筹帷幄,协调各方,让更多人得到了保障。

  6月17日,区域内解除10多天的严格封闭封控管理后,广州荔湾芳村片区的街头逐步恢复人气。

  杨志敏想,熟悉的荔湾要回来了,曙光就在眼前。

  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实习生 陈迪安

  责编:海闻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变压器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